11月6日下午,“相约・天元说”第二十五期活动在博学楼B212顺利举行。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调研员杜秀娟老师走进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》课堂,以深厚的党史素养和生动的叙事方式,为天元书院的学生们献上一堂精彩的思政课。

杜秀娟老师以“弘扬沂蒙精神,砥砺医者仁心”为主题,系统阐释了沂蒙精神“党群同心、军民情深、水乳交融、生死与共”的核心内涵。她通过沂蒙母亲王换于“烈士孩子先吃奶”的家规、沂蒙红嫂明德英用乳汁救治伤员等经典故事,生动再现了革命年代的军民鱼水情,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沂蒙精神的厚重底蕴。

针对医学生群体,杜秀娟老师巧妙搭建起沂蒙精神与医者使命的桥梁。她指出,“党群同心”映照今日“医患同心”,唯有以真心换信任,方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;从“军民情深”到“医民情深”,医务工作者是人民健康的卫士,事业根基在人民;从“水乳交融”到“医社交融”,现代医学需要多学科交叉(MDT)和社会深度融合;“生死与共”的沂蒙情怀,恰如医生面对患者时“健康所系,性命相托”誓言,要敬畏生命、勇于担当、坚守底线。她强调,新时代医学生不仅要有精湛医术,更需传承红色基因,涵养仁心仁术,把人民健康放在心中最高位置。

最后,杜秀娟老师对青年医学生寄予殷切期望。她勉励大家牢记 “健康中国”使命,将沂蒙精神转化为精进医术、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,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坚守初心、勇担重任,让红色基因在医疗卫生事业中代代相传。

此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天元书院联合主办,是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系列活动之一,也是深化“大思政课”建设、传承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举措。
审核:孙厚纯 张恂
供稿:陈泠睿 任文峰
供图:陈恩洋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