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5日,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三届医学人文教师沙龙。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孙厚纯、院长巩茹敏、副院长周业勤、医学人文教研室全体教师以及学院“红青椒”青年教师参加,本次沙龙由副院长周业勤主持。

我院党总支书记孙厚纯首先致辞。他强调,学院始终将教师的科研发展置于核心位置,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各位老师的项目申报工作。 他指出,医学人文是连接医学技术与人性温度的桥梁,其研究深度与广度直接关系到未来医疗的健康成色与温度。推动医学人文领域的创新研究,不仅是学院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,更是我们回应时代命题、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的责任所在。

沙龙报告环节,院长巩茹敏教授作《国社科思政专项申报的思考》报告。她强调选题需紧扣时政热点,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同时剖析项目申报的论证策略,从评审专家视角传授项目申报避坑要点,并提出项目高效推进的路径建议。何源教授以《国自然管理类项目的申报——破局与立新》为题,分析国自然基金资助方向,强调选题把握“顶天立地”原则,并指出申报书撰写需要追求一定程度的强迫与完美。张玥教授在《基于思政-人文-医学相串联的课题申报思考》报告中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,分析不同类别课题的立项侧重点,点明独特研究视角的重要性。王格格副教授作《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青年教师的科研破题之路》报告,强调从研究前沿中把握研究方向,用学术会议构建学术环境,要做“长期主义”的天选科研人。文阡箫老师作《教育部课题申报:“技”与“艺”的思考》报告,洞察立项趋势,分析选题策略,结合自身经验分享标书撰写要领。





最后,院长巩茹敏做会议总结。她表示,本次学术沙龙不仅是一场项目申报辅导会,更是一次学术思想的碰撞会、科研动力的加油会,活动立意高远、内容务实、交流深入、氛围热烈。她希望各位老师以此次沙龙为新的起点,将所学、所思、所悟切实转化为修改完善申报书的具体行动,沉心打磨,精益求精。学院将持续搭建更多元化的学术交流平台,提供更个性化的指导与支持,始终做好老师们学术道路上的坚实后盾,全力为老师们的科研工作保驾护航。

本次医学人文教师学术沙龙搭建了一个深度交流与智慧碰撞的平台,为接下来的项目申报工作指明了方向,增强了科研信心与动力。学院将持续构建更加完善的教师科研支持体系,不断提升整体科研创新实力。
审核:孙厚纯 何源 邢烨
供稿/供图:孙艳君




